市场需求释放 跨境公路运输加速疾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5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阅读:87次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跨境电商与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跨境物流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作为除海运、空运、铁路班列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跨境公路运输在国际物流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推动我国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市场发展的关键一环与核心载体。  跨境公路运输驶入快车道  国际物流供应链是支撑产业国际合作、实现全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顺畅流通的动脉系统,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海运、铁路运输、空运一直是国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近年来,跨境公路运输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物流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据统计,全球跨境公路运输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美元。其中,欧洲与北美凭借成熟的交通网络与运输体系,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跨境公路运输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亚洲地区跨境公路运输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作为该领域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其跨境公路运输市场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自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TIR证国际货物运输海关公约》的成员国,并于2018年5月成功启动TIR系统(国际公路运输系统)以来,我国TIR运输需求迅速释放并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中国TIR证持证人开展的运输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边贸运输发展到国际道路运输,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在国际道路运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开通连接3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TIR运输线路,这些线路不仅联通中国与中亚五国、蒙古、俄罗斯,还延伸至高加索地区直至欧洲,构建起一个多渠道并进、多国协同参与的国际化公路运输新格局。在此过程中,TIR运输系统日益成熟,凭借高效便捷的通关流程与成本优势,赢得全球道路运输行业的广泛认可。  对此,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以国际海运为主体,辅以国际航空、中欧班列、国际寄递及国际道路运输的综合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其中,在国际道路运输领域,我国已与22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签订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协定。2023年,我国国际道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同比增长105%,彰显出该领域的强劲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国的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5月26日,全国首个经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市,标志着我国TIR运输体系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6月16日,中国绥芬河至俄罗斯莫斯科的TIR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通车,进一步拓宽中欧之间的陆路运输通道;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7月3日,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路线正式开通,中国货运车辆首次实现跨里海运输,标志着集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多元立体交通格局正式形成,为中欧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这种运输模式为何渐受青睐  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和国际货运服务能力方面取得的成绩来看,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格外亮眼,且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公路货运企业拓展市场的新蓝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在我国庞大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中,海运一直是进出口货物的主要承载者,而国际航空、中欧班列及国际寄递则各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国际公路运输往往被视为辅助性角色。然而,时至今日,国际公路运输已脱颖而出,成为继海运、铁路、航空之后,不可或缺的第四大运输方式,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以下两大核心因素的驱动:  一是与发展更成熟的海运、航空、铁路运输相比,跨境公路运输对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小,具有机动灵活、组货方便、周转速度快、路网发达、装卸方便、可实现“门到门、点到点”运输等特点,在运输成本和效率上具有综合优势。例如,在对货物的属性限制要求上,一些带电产品、恒温存储及矿物燃料危险品等货物无法通过航空、铁路运输,只能借助于重型货车承运;在运输效率和成本上,跨境公路运输的优势亦十分明显,其运输效率与空运趋近,远超铁运和海运,而运输成本与铁运相近,且远低于空运价格。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企业倾向于借“车”出海。  尤其是使用TIR证进行通关,可实现全程不倒装、不卸货,有效降低货物滞留时间和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据悉,使用TIR证通关,从喀什前往中亚及欧洲等国可降低通关时间30%以上,同时减少15%的运输成本。“以前去中亚国家送货,每经过一个国家,都要经历海关开箱验货、重新打铅封等繁琐流程,要是再赶上货车排队等候过关的情况,起码得耗费3天时间。但现在,通过TIR模式参与跨境公路运输,全程无需开箱拆封,货物可直达目的地,让我充分感受到‘一车到底’的快捷。”经常跑边境贸易运输的货车司机张师傅感叹道。  二是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对全球供应链构成极大挑战,致使海运与空运通道受阻,铁运成本急剧攀升。在此背景下,国际道路运输低成本和有效减少人员接触的优势逐渐凸显,为企业在疫情期间跨境货运提供安全与运力双重保障,发挥重要的“兜底”作用。因此,国内众多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将战略目光投向“跨境公路运输”,并加速在该领域进行布局与拓展。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显示,仅2023年度,就有11家中国TIR证持证人通过全国13个内陆及口岸海关,成功执行149次TIR运输作业,其中出境作业达100次,入境作业49次,这一数据较过去5年实现显著增长,彰显中国跨境公路运输行业的巨大潜力。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整体来看,在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下,我国跨境公路运输市场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及RCEP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跨境公路贸易额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政策端来看,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跨境公路运输愈发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涉及TIR运输。例如,早在2019年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推进跨境道路运输便利化;202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通知》明确指出,由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各地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基于TIR公约的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发展。记者采访得知,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持续推动国际公路物流互联互通。  除政策助力外,国际贸易持续繁荣也将促进跨境公路运输需求提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数据,中国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宝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总值的46.6%。对此,业界普遍预期,随着中欧、中俄、中亚贸易额度的持续攀升,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和机电产品出海的热潮涌动,跨境公路运输行业的增长潜力将得以充分释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我国国际道路运输市场中,参与者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尚未诞生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标杆性企业。鉴于此,道路运输企业应秉持长远眼光,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通道的建设与拓展之中。同时,跨境公路运输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诸多不规范行为,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加大引导力度,共同制定行业发展规范与标准,以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未来,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开放合作的日益深化,跨境运输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