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洞、补短板 绿通运输有了统一标准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阅读:728次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服务水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聚焦当前绿通运输存在的痛点,重点解决鲜活农产品具体品种识别问题,进一步规范车辆查验,细化“新鲜”“深加工”“整车合法”等认定尺度,助推绿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
  执行标准更加明确统一
  “绿通新政的发布可谓正当其时,让行业有了更明确、更统一的执行标准。”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来自河北保定的卡车司机杨师傅说道。
  杨师傅从事绿通运输已有10余年的时间,日常工作中因绿通产品认定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他告诉记者,由于很多鲜活农产品并不在绿通产品目录中,导致部分地区存在对绿通车辆判定标准不一的情况。相关纠纷屡屡出现,给卡车司机带来了不小困扰。
  运输行业资深人士王金伍介绍说,近年来,各地在执行高速公路绿通政策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争议,这主要是因为现在鲜活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不断扩大,品种类别也不断丰富,一些外形相似、名称相近的鲜活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客观上增加了“绿色通道”政策执行难度。同时,由于农产品名称及俗名存在地域差异,也导致各地对一些特殊品种理解不一致、认定不统一,容易产生争议纠纷和负面舆情。
  “绿通货物的界定并不容易,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就包含蔬菜、水果和鲜活水产品在内的100多个品种,而且每个地区对这些产品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工作人员在查验货物时,难免会有认定偏差。”王金伍表示,此次发布的《通知》便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对产品目录加以完善修订,还对执行标准进行了规范,并且针对之前文件中部分蔬菜水果品种名称相近、外形相似或存在别名、商品名,导致识别认定口径不统一的问题进行了完善,让绿通运输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
  “《通知》还新增了蔬菜、水果别名及常用商品名称对照表,这对于运输从业者而言,是极大的利好,今后再遇‘绿通收费纠纷’时可以有据可依。”杨师傅补充说。

填补漏洞 疏通堵点难点
  近年来,我国为建立顺畅、便捷、低成本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对合法运输绿通产品的车辆实施“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和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据统计,我国每年免收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多达300多亿元。
  节省成本、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帮助运输从业者获得更高收益,是绿通运输的优势所在。不过,该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目前,绿通运输主要面临政策障碍和技术普及等问题。在政策层面,各地对鲜活农产品品类的界定不同;在实际执行层面,自动检测技术尚未普及,绿通车辆需停车检查,而一些地区五花八门的检查方式,极大降低了绿通车辆的通行效率,让不少卡车司机深受其苦。
  比如说,国家标准规定,超限超载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可参照合法装载车辆,享受“绿色通道”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但有的省份却不予执行,只要绿通车辆出现超载现象,就不能免费通行。另外,在车辆外廓尺寸的认定上,某些地区也没有按照GB1589-2016和相关规定执行。
  “哪些货物可以走绿色通道,各地标准也不一致。”卡车司机刘宇介绍说,“比如在云南,鲜花是绿通;在内蒙古,草料是绿通,但在其他省份,它们都不能享受免费通行的政策。再比如‘深加工’和‘初加工’的海鲜能否享受绿通政策?由于各地收费站工作人员理解不一致,就会导致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
  除此之外,每个地区对车辆载质量、装载容积和车高的要求也不同。“有些地区要求装载鲜活农产品应占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的80%以上,而有些地区则要求70%以上;有些地区要求4轴车核定载质量不能超过40吨,有些地区却是38吨;还有些地区限定车高不得超过4米……种种规定里,但凡有一条不符合要求,就无法享受绿通优惠政策。”卡车司机刘强向记者反映。
  事实上,标准繁杂不一还不是最让绿通从业者头疼的事,他们更担心的是行车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从事绿通运输的卡车司机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瓜果蔬菜的保鲜期较短,一般货主都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如果在路上稍有延误,货主就会以此为理由克扣运费,甚至要包赔整车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卡车司机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积极性,更于无形之中增加了农产品运输的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对绿通产品目录进行了调整优化,增补了个别市场需求量大、与目录内产品名称或外形相近、区分难度大、经常出现争议的品种;对目录原有品种按照学名进行了规范表述,对存在问题的名称进行了更正;同时,针对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未能覆盖目录内产品别名、商品名的问题,新增了蔬菜、水果产品的别名和常用商品名称对照表,解决了关系认定模糊不清的问题。
  在查验标准方面,对“鲜活”“深加工”“整车合法装载”“计重设备合理误差”等查验标准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统一规范了查验尺度。除此之外,在通行服务保障、配套政策落实、查验方式优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鼓励在现场查验环节大力推动新技术运用,进一步提高查验服务效率。
  政策落实是当务之急
  政策是方向,落实是关键。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有利于货运行业发展的政策,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无法真正落地。
  “目前,绿通运输行业除车辆判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外,仍有一些难题待解。第一,相关职能部门介入力度不够,未对绿通运输建档立卡、归类管理、分类施策,造成了运营管理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第二,各省对于假冒绿通运输车辆处理标准不一致,交通运输部建立的诚信体系未能有效震慑司乘的逃费行为;第三,绿通车辆有部分采取假冒、混装偷逃通行费,有的假冒绿通车辆选择提前下站或绕行的方式避开重点站的查验,很难做到完全精准查验,既造成通行费的流失也严重干扰了货运市场秩序。”王金伍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水平,助力道路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知》下发后,政策能否落实到位,能否实现全国统一标准、相应配套机制是否完善,是接下来必须要关注的重点。”中汽传媒总编辑、中汽卡车兄弟俱乐部创始人杨金国表示,虽然绿通政策进行了优化改革,但政府相关部门仍然不能忽视对地方行政执法的监督。
  “政府部门发布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惠民便民,但到实际执行环节往往会打折扣,希望此次发布的《通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在执行环节加强监管,让利好政策掷地有声。”王金伍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