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车路云一体化还需全国一盘棋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阅读:239次

当前,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遭遇瓶颈。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日前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从2024年至2026年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以城市为主体自愿申报,并从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以及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9个方面明确了试点内容。

毋庸置疑,《通知》的发布将解决眼下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诸多痛点,包括车端网联渗透率和路端覆盖率不高、跨行业标准协同不足、数据孤岛难以互通、网联化协同探索不足、应用场景有限、商业化运营困难等。例如《通知》提出,要“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部署LTE-V2X直连通信路侧单元(RSU)等在内的C-V2X基础设施;实现交通信号机和交通标志标识等联网率90%以上”,“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分类施策逐步提升车端联网率,试点运行车辆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部署不少于200辆的智慧乘用车试点,部分可实现无人化示范运行”和“完善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等内容,这些都将有力破解“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中遭遇的场景碎片化、标准地域化、数据孤岛化、示范盆景化等难题。

更让人期待的是,在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之后,汽车、交通、通信等多个产业有望形成共识,这将大大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方互相观望等现象。当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小范围的测试验证,逐步向城市级、规模化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的新阶段演进,产业参与各方的信心将明显增强,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企业的投入会更加坚定,不仅有望在商业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而且也将进一步带动汽车零部件技术升级,不断完善供应链,加快产业集聚。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试点是为了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作铺垫。为此,应全面总结此次试点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成熟顶层设计方案。

一方面,各部委与相关管理部门需尽快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要坚持长期主义,协同推进。建议可参照此前的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通过制定国家产业规划,各部门齐心协力出台配套政策,再加上行业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最终建立起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

另一方面,作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参与主体,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通信公司,都不会只在局部地区布局,但当前已出现部分地区“各自为政”的现象。曾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显示自身创新实力,各自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标准体系与流程等。如果缺乏国家顶层设计的统一与规范,同一家企业在不同地区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运行就将无端增加成本与投入,这既不利于产业实现规模化效应,也不利于探索可推广的商业化模式。

笔者希望,在《通知》的指引与带领之下,各方能够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