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2024 五位专家再议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阅读:284次

编前:在经历了2022年的得意与彷徨、2023年的狂飙与“内卷”之后,相信每一位汽车人都对新的一年拥有了更加理性与客观的认识,那就是前途是光明的,但道阻且长,惟有坚定前行,才能到达。那么,2024年汽车行业的走势如何变化,相比2023年行业还有哪些增长新动能,且看五位专家权威作答。

Q1:汽车出口能否延续高增长?

作答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

外贸压力减小 增速有望达10%

WTO(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将由2023年的0.8%提高到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是2.9%。这些都可以说明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的全球外贸压力会小于2023年。当然,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想要保持增长,主要得看欧洲、俄罗斯、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市场需求。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550万辆的目标极有望达成,增速或达到10%。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主要面临的机遇包括:首先,全球外贸的预期好转,增速有望提升;其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过程中,伙伴成员对中国汽车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上升,再加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可,也将使得市场需求增加。

挑战首先来自于全球经济的预期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体,是否会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采用降息等手段导致市场发生波动;其次则是地缘政治冲突,例如俄乌冲突等,也有可能会影响市场信心,或导致供应链发生不稳定的现象;第三,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针对中国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欧盟也宣布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展双反调查等,这些都构成了我们汽车出口2024年面临的外部挑战。当然,我们自身也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足。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海外美誉度、协同推进产品销售、维修及零部件供给体系,同样不容忽视。

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日益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可能还将遭遇来自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更多贸易壁垒,我们必须直面这些新挑战与压力。一方面,中国车企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创新、优化性价比、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国家开展的调查等,我们要积极采取行动,依托商业协会组织、贸促机构等,团结起来共同主动应诉,提供证据,以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此外,我们还需要在推动产品国际化的同时,加速研发、技术和人才的国际化进程,以投资替代贸易,从而更好地应对贸易壁垒。

Q2:盈利车企会增至几家?

作答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

用利润换市场 盈利水平或维持现状

在“价格战”几乎持续了一整年的2023年,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普遍偏低,除了比亚迪“一骑绝尘”,第三季度毛利率超过了特斯拉,以及理想汽车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以外,其他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仍亏损。这两年处于我国汽车市场整合的窗口期,估计2024年的竞争还会比较激烈。当然,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大,而车企的销量越高平摊的成本就越低,盈利水平自然也会随之上升。但即便如此,恐怕也会有不少车企主动放弃这部分增加的利润,以此提高市场份额。因此总体看来,2024年车企的实际盈利情况还将维持在当前的水平,没有太大波动。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汽车制造业利润为4489.8亿元,同比增长2.9%;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5%,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其实2023年汽车市场整体增长较快,是因为包含了出口统计,如果剔除了这部分数据,其实只能说表现比2022年略好,实现了微增长。基于此,虽然目前经济还在回升过程中,汽车市场还没有实现回暖,2024年的竞争形势估计依然会比较激烈。从需求侧来看,新增的动力依然不足,刚性需求相对偏少,而如果主要依靠换购来实现市场销量增加的话,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一部分消费者容易抱持观望态度,或者延期购车。

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两方面因素。首先是规模效应,也就是说,产品的销量增长越快,平摊的成本就会越低,企业的利润就会随之变多;另一方面,在现有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一些车企也会主动放弃这部分利润,将之转化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用利润换市场,这就将导致在现有的市场格局下,短期内实际盈利的车企不会太多,大部分依然保持现状。

对于想要提高盈利能力的车企,除了需要尽快扩大市场规模以外,还需要注意几点:第一,车型的开发与设计要覆盖更广泛的不同消费群体;第二,要有一些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例如增程车型;第三,营销方式还需要创新,尤其需要重视线上营销,否则一些潜在客户还没有到店就被竞争对手从线上“截胡”。

此外,现在有车企还认为价格是决定销量的重要因素,但其实细分市场的需求更重要。对于当下的消费者来说,除非打折的力度特别大,否则优惠几千元甚至一两万元,都很难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甚至还会反其道而行之,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不好的印象。现阶段,车企还需要在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市场战略之间,找到平衡点。

Q3:哪些品牌今年面临洗牌淘汰?

作答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格局未固化,把握机遇皆可翻盘

“内卷”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这是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竞争所出现的现象。优胜劣汰之下,越是能把握住消费需求、得到认可的企业,就越是能够胜出。展望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继续扩大,中汽协预测,今年有望在2023年的基础上,销量增长100万~200万辆左右。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也没有完全固化,因此允许更多的汽车厂家成长壮大,如果有一些企业的年销量能达到20万~30万辆,那么就可以说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24年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汽车品牌,例如华为(注:与车企的合作产品)、小米和广汽等,特别是广汽埃安去年销量较高,今年应该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在传统汽车品牌中,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和奇瑞等,都有更多新车型的投放计划,在他们加快电动化脚步的当下,希望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想要成为头部车企,最重要的还是打造爆款产品,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需要车企在深入了解消费需求的同时,做好体验工作,只有切实提升消费者的产品体验,营造良好的口碑,才能更好地实现品牌的长期发展,未来更加可期。此外,要重视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既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大趋势,又具有主动传播和宣传的积极性,对车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一些落后车企在2024年还要加油。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好的发展形势下,个别车企被淘汰是不应该出现的。对于一些造车新势力来说,应当在企业面临资金困难之前,提早采取措施,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让出一部分股权,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而不是等到资金链已经运转极为困难的时候再寻求帮助。

Q4:混动市场还有多少增量?

作答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增程有望实现40%以上增长

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绝对是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2023年1~1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43.9万辆,同比增长83.5%。2023年11月,国内插电混动批发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86%,插混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为32%,较同期增加9个百分点。其中,増程式电动车11月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233%,环比增长13%。对于2024年的市场格局,我非常看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全年销量增速更是有望保持在40%以上。

市场是最好的检验者。曾经一度遭受颇多争议与质疑的增程式电动车,在2023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在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空间后,理想为先,岚图、问界紧随其后,零跑、深蓝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进入这个赛道。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享受到绿牌和免征购置税的政策红利,再加上在城市出行场景中优势明显,近段时间发展势头相当好。在政策推动下,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将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比纯电动汽车的增速更高。

在各个细分市场中,我尤其看好增程式电动车,普混如今发展势头已经很弱了,其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政策支持下,也能实现小幅增长。2024年,增程式电动车将有望继续从一个小众市场发展到有更多关注的较大市场。

Q5:今年是高端品牌爆发期吗?

作答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爆发”谈不上,但势头会更好

2023年12月26日,理想汽车又发布了最新一周的销量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4日,理想汽车12月销量累计3.64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领跑者”。然而,当我们把这个“尖子生”放到整体乘用车市场中就会发现,在2023年11月30万元以上豪华汽车的上险数据排行榜上,BBA(奔驰、宝马、奥迪)依旧牢牢占据前三,即便是前11个月累计销量排在第三的奥迪,销量依旧是理想的两倍。

那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依旧高涨的2024年,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能迎来爆发吗?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的答案是“不会”。

说到爆发,好像市场一下子就能扩张很大。2024年“爆发”谈不上,但发展势头一定会比2023年更好。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越走越稳健,越来越成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提升,智能网联化的加速,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加,相信2024年会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朝着高端化的方向迈进。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销量主要集中在“两头”——低端和高端,尤其是低端产品比较多。但这两年市场结构正在从“哑铃形”向“橄榄形”转变,不少低端产品都在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包括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等,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基于此,预计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将越走越稳健,产品越来越成熟,水平也不断提升,再加上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多、更新、更高,企业需要努力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理由不实现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这一态势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显现。数据显示,2023年6月,C级纯电动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7%,当年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45%;在插混市场,6月C级车同比增长330%,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幅度为211%。有媒体统计,30万元(起售价)以上新能源汽车热销车型前十名中,有9款是中国品牌车型。或许目前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可能还无法在绝对数量上撼动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地位,但增速不减的话,追赶上也是迟早的事。

不过,传统车企不会坐以待毙,以宝马为例,在多款新能源产品的布局下,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车型销量达4.49万辆,同比增长283%,到了12月4日宝马更是宣布新能源车在华销量突破30万辆。

虽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先发优势,但门槛并非不可跨越,尤其是这些传统的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也拥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再加上他们能够依靠传统汽车来“输血”,因此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必须承认的是,他们在传统领域的优势,同样也是他们的不足。因为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跨国车企不忍心放弃优势板块,转型的决心不够。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节奏如此之快,反观中国车企,决策速度和行动力都更快、更强,信心也更坚定。

对于自主车企来说,想要做好品牌向上,必须踏踏实实提升技术、加强研发、优化效率,潜心打造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避免恶意竞争,练好“内功”才能在当下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实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