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慕尼黑车展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2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阅读:73次

当地时间9月10日,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汽车展会之一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IAA车展)落下帷幕。中国车企的良好表现,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本届慕尼黑车展是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9月10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慕尼黑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采访时,畅谈了对本届慕尼黑车展的感受,以及对中国汽车企业“出海”的思考。

中国汽车更加自信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参展的中国相关企业从2021年的29家增加到今年的75家,其中整车企业近10家,包括比亚迪、东风集团、上汽名爵、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合众汽车、阿维塔等均在本届车展上首发新车或者展示了最新技术。此外,动力电池、汽车芯片等零部件企业和相关科技企业也有参展。

“中国汽车‘走出去’早已经不再是只借助成本优势,而是有了更多的综合实力和多方面优势。”付于武认为,特别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相关科技创新公司在今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的良好表现,不仅为全球汽车业广泛关注,而且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加速转型、创新发展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显著标志,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付于武看来,参展的中国汽车相关企业在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也更多地凸显了其中的创新成果和科技含量,这是当今产业竞争的关键优势。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今非昔比,进步显著。此外,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正加速融入世界汽车产业链体系,也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都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也更加自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

打造品牌应对挑战

近年来,中国汽车“走出去”不断加速。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已经站上世界第二位,在今年上半年更是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汽车走国际化道路,必须要注重打造国际化品牌。”付于武指出,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加速“走出去”之际,产品要赢得更多海外市场和世界的广泛认可,必须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既是产品和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品牌仍然任重道远,对此,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付于武认为,致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仍然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课题,也应是中国汽车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因此,从全球角度看,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打造高中低不同档次、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中国汽车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布局,必须要有高端品牌。”付于武表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是一个持久的、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汽车产业变革的脚步,在新的时代,各个国家汽车业都在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因此,要在竞争中赢得国际市场,根本上还是要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及中高端不同档次的产品。所以,面向国际市场布局高端产品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体现中国汽车企业的创新实力,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显著进步。

稳扎稳打走好国际化道路

本届慕尼黑车展,国际舆论对中国汽车企业的相关报道热度持续升温。其中,《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称,欧洲最大的车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品牌的主战场,但现在它已成为“中国车展”。《纽约时报》报道称,在慕尼黑召开的德国国际车展上,来自中国的后起之秀抢尽风头。

付于武谈到,中国汽车企业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付于武表示,理念和价值观的挑战或许更大。因此,首先要有与“出海”相适应的更加科学合理、长期主义的价值观,才能在自身高质量发展基础上走好国际化之路。这意味着,要以国际化理念和价值观为指引,依据相关国际法规标准,立足不同市场实际,打破种种技术壁垒,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也要看到,在不同地区的市场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贸易壁垒。”付于武提醒,因此,要有较为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而且,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也出现了“碳壁垒”,需要汽车及相关产品更加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要求。所以,要有“预则立”的思想准备和切实的行动,稳扎稳打,从各方面做好基本功及多方面的准备,才能在国际化的市场洗礼中步步为营,行稳致远,达成国际化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