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博世”不再遥远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1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阅读:179次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新航海时代”已然开启,自主品牌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速,正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随着中国整车企业加速驶向深海,加之智能电动化浪潮正在重构零部件生态圈,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进入成长的机遇期,有望紧跟车企实现海外业务扩张,与全球汽车产业链深度相嵌,带有中国印记的跨国零部件公司不再遥远。
  中国汽车出口迈上新台阶
  回顾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2002年,全年汽车出口仅2.2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百万辆,随后多年徘徊在百万辆左右的水平。
  直到近两三年,中国汽车出口才突破瓶颈期,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超越韩国,仅次于日本和德国;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311万辆,超越德国,跻身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更是突破百万辆,达到107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行业普遍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有望在今年赶超日本汽车出口量。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版图也不断扩大,已经摆脱对亚非拉市场的依赖,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起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美国、墨西哥、英国、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德国、阿联酋和韩国,其中比利时、俄罗斯和阿联酋市场增速最为明显。
  上述数据无不表明,中国汽车出口已经步入量质提升的新阶段,这背后是中国车企正加速深化全球布局。目前来看,中国车企出口已不再停留于KD和整车出口等模式,逐渐从“输出产品”升级至“输出工业能力”,从单纯卖车转变为全产业链“出海”的模式。
  例如,上汽集团分别在伦敦、硅谷和特拉维夫打造了3大研发中心,以及在泰国、印尼、印度和巴基斯坦建设了4个生产基地及KD工厂;吉利汽车先后收购了沃尔沃、路特斯等海外品牌来实现海外市场扩张,并在全球设立了多家研发中心。另外,包括长城、奇瑞、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等车企也不断加大海外布局,在海外市场腹地建厂并进行本地化研发,或是投资收购海外的汽车品牌。
  在业界人士看来,得体系者方能得天下。全球汽车业竞争的实质是配套体系之争,也就是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中国汽车“走出去”,不止于整车产品出海,更是产业链的深度全球化,与世界产业链的深度相嵌。在中国汽车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自主零部件企业和供应链的支持,因此,伴随中国整车企业出海而来的是,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海外扩张也进入了快车道,这也加速催生了本土跨国零部件公司的推进速度。
  新能源、智能网联产业先发优势明显
  过去外资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如今中国汽车实现出海远洋,国产汽车出海能够一路狂飙,得益于中国及时抓住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机遇,率先乘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
  燃油车时代,我国自主品牌受制于品牌和技术壁垒,难以抵抗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发生重大迁移,为中国车企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近几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扶持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我国车企持续加大在设计、制造、研发等关键环节的投入,赢得了难得的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技术上已处于领跑阵营,智能化研发与应用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当老牌外资车企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市场时,在该领域,中国汽车产业已形成了全球最完善的产业生态,相关产品也经过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考验,更具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引领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全面实行新能源转型,对于中国汽车行业从跟随到跨越领先起到重要作用。这也让中国汽车拥有更多话语权,让自主品牌出海更有底气。如今,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已进入了以新能源驱动为主的新阶段。
  反映在数据上,过去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从14.7万辆增至62.9万辆,年复合增速达到44%;今年前5个月,国内新能源车出口量已经达到45.7万辆,对应的出口渗透率也增至26%。根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车出口渗透率有望超过30%。
  当然,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的背后,不仅是我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也体现出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普遍认可,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的体现。
  一个显著现象是,借势智能电动汽车的“出海潮”,包括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大踏步走出国门。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进入国外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供应链中,并且在海外市场投资建厂;智能网联领域,均胜电子等本土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也实现了技术的反向输出。
  从全球大环境上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碳减排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国正积极推出政策补贴、低关税等新能源汽车引导政策,加之国内市场内卷加剧、海外新能源汽车需求大且渗透率低,为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出海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土壤中,我国零部件企业及产业链逐步崛起,部分领域已然走在世界前沿,未来发展不可能仅局限于国内,一定会借着产业输出机会走向海外,将迎来品牌化和全球化机遇。
  如今来看,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亮眼,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标志。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判断,今年中国出口会有更多的“新三样”出现,其中围绕汽车行业,包括零部件及其他相关产品会越来越多。
  优质自主零部件企业持续海外扩张
  此前,中国在燃油车阶段起步晚、发展慢、核心技术突破难,自主零部件企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与主流汽车企业磨合、配套的机会,尤其是像发动机、变速器这样的关键零部件,订单多被全球领先的跨国供应商抢走,国内零部件企业却被拒之门外,更难言挤进跨国汽车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虽未能孕育出像博世、大陆、电装这样的世界级零部件巨头,但经过多年奋力追赶,自主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各细分领域赛道跑出了中信戴卡、福耀玻璃、延锋内饰、玲珑轮胎、敏实集团等优质细分龙头。这些优质自主零部件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持续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全球化布局,给“后来者”出海带来了更多的底气。
  其中,在2011年,中信戴卡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凯世曼;2018年,均胜电子以15.88亿美元收购高田;2019年,德赛西威收购德国天线技术公司ATBB;2019年,继峰股份以39.56亿元“曲线”收购德国格拉默公司;2019年,三安光电收购英国汽车照明系统供应商威帕克;2020年,诺博公司完成对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Motus的收购……
  进入电动汽车时代,汽车供应链的内涵和范畴发生变化,汽车零部件的生态圈面临重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多次强调,未来汽车的零部件技术壁垒和系统壁垒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必须超常规地重视供应链重构的机会,改变我国在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空心化局面。
  可喜的是,我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领域率先发力,也给本土供应商创造了赶超先进水平的机会,诞生了一批诸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均胜电子、精进电动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零部件企业。这些零部件供应商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凭借在技术实力、成本控制能力、服务响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整车企业一同出海,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双向奔赴 国际供应链深化合作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期间,不仅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重心持续向中国转移,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创新,为全球汽车绿色发展注入前进动力。
  “中国把高质量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也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40年的合资合作积累以及在电动智能化方面的先发优势,使得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告别了“技术换市场”的单向模式,在技术和市场层面均进入了“双向奔赴”的新阶段。一方面,跨国车企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步步深入;另一方面,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在中德总理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在柏林分别与德国大众、宝马、奔驰三家国际汽车制造商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两国企业将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汽车产业电动智能化转型,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强所说:“汽车业是德国企业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领域,中国是德国汽车业的优质合作伙伴。”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合资合作,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多数德国汽车企业最为重要的市场。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之下,围绕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中德两国的汽车产业展开更深层的合作,这既有利于产业层面资源和机会的共享,也有利于全球范围内技术变革红利的普惠。
  “中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之举。”有汽车行业专家指出,一方面,德国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优势不明显,通过合作与加大对华的投资力度,德国车企将借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红利与机遇,加快新能源转型与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并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其中,德国成为不少车企出口欧洲的首选地,与德国汽车巨头们合作,将会加快这一进程。令人欣喜的是,除了整车外,中德两国在零部件领域的合作也渐入佳境,以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科技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等本土零部件企业,已经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全球供应链。而中德汽车企业、产业之间,乃至国家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势必会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化。
  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崛起之路可借鉴
  正如整个行业反复强调的,汽车强国的基础是零部件强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汽车零部件超前发展。
  纵观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台前拥有世界级的整车企业,幕后无不有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为支撑,而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会紧跟整车的发展步伐,搭乘海外扩张东风,全球设立制造与销售基地,成长为全球性公司,整零企业互相支持共同成长。如博世、大陆、采埃孚伴随德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发展,完成了全球化布局;电装作为丰田汽车的零部件核心企业,其全球扩张进程与丰田全球化布局同步;通用、福特的全球化发展,成就了安波福、伟世通等一批跨国零部件公司。
  当下,在新一轮全球化汽车产业竞争中,中国车企已具备先发技术底气、先进制造经验及新能源产业链配套经验和能力。若参考以往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化发展的路径,伴随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布局,本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也会跟进,优质自主汽车零部件加速全球化业务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的“催促”下,众多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启在墨西哥的产能布局,这也意味着,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有望跟随特斯拉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实现自身业务的全球化,提升自身在全球供应链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无疑,站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及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关键节点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中国汽车产业要牢牢把握住新兴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培育和扶植本土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时,本土整车厂必须意识到,若没有本土强大的零部件企业来支持保障供应链体系,整车的发展最终也将后继乏力。因此,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要注重整合资源,共建海外的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于行业变革中相互扶助、共同成长,才能真正打造出我们自己的跨国零部件巨头。